搜索

栏目导航 MUNE BAR

首批业绩快报释放信号:银行业全年盈利或好于预期

浏览: 发表时间:2021-01-22 00:00:00

首批2020年度业绩快报亮相。截至2021年1月19日,上海银行、招商银行、兴业银行、苏农银行、江苏银行5家A股上市银行率先公布了2020年业绩。根据披露数据,上述5家银行全年归母净利润均实现了正增长,超出市场预期。


业内普遍关注,这个“超预期”是否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银行业的整体共性?是否释放了上市银行盈利或将由负转正的信号?从已披露的报告看,2020年四季度实现单季营收和净利润高速增长是一个明显的特点,例如招商银行和兴业银行去年四季度净利润均实现超30%的正增长,从而带动了全年盈利增速转正。


“我国去年四季度GDP同比增长6.5%,不仅创2020年新高,而且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。银行业是顺周期行业,据此来看,银行业四季度营收环比大幅度上升应该是基本确定的。这也意味着,银行业全年盈利会好于预期,整个行业盈利有望实现正增长,不良率也会好于预期,不会出现大幅度上升。”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在接受《金融时报》记者采访时表示。


首批业绩快报成绩超预期


2021年1月8日,上海银行发布业绩快报,成为业内首家披露2020年业绩的上市银行。数据显示,该行去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07.46亿元,同比增长1.90%;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208.85亿元,同比增长2.89%。


首份业绩快报一经发出,便引发了市场对于银行业盈利或将由负转正的积极猜想。随后,招商银行、兴业银行、苏农银行、江苏银行业绩快报的公布使这种猜想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印证。


数据显示,2020年,招商银行实现归母净利润973.42亿元,同比增幅4.82%;兴业银行实现归母净利润666.26亿元,同比增长1.15%;苏农银行实现归母净利润9.56亿元,同比增长4.71%;江苏银行实现归母净利润150.66亿元,同比增长3.06%。


“由于去年四季度经济基本面持续向好、银行信贷投放力度加大,为银行出现‘共性改善’提供了基础。但目前披露业绩快报的以股份行、大型城商行为主,很多规模较小的地方性中小银行受疫情冲击较大,且自身修复速度较慢,因此,全年业绩很难实现超预期的改善。”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原晓惠在受访时表示,整体来看,银行业2020年盈利规模预计可能会出现小幅增长,但不会出现大规模的超预期反弹。

在不良贷款方面,已披露业绩快报的银行中,有4家银行不良贷款率下降、拨备覆盖率提升。数据显示,截至2020年末,招商银行不良率为1.07%,较2019年末下降0.09个百分点,拨备覆盖率为437.68%,提升10.9个百分点;兴业银行不良率为1.25%,较2019年末下降0.29个百分点,拨备覆盖率为218.83%,较上年末提升19.7个百分点。


网站首页     |     关于泰股     |     业务范围     |     社会责任     |     新闻中心     |     在线留言     |     联系我们

版权所有 © 2012-2022  泰股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  备案/许可证编号为:粤ICP备12088656号

添加微信好友,详细了解产品
使用企业微信
“扫一扫”加入群聊
复制成功
添加微信好友,详细了解产品
我知道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