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
栏目导航 MUNE BAR

理性应对理财产品净值波动

浏览: 发表时间:2022-02-09 00:00:00

3月23日晚间,光大理财发布公告称,将以不超过2亿元的自有资金,投资该公司发行的理财产品。打响银行理财公司自购“第一枪”的光大理财表示,此举基于对我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信心。


  最近一段时间,银行理财产品出现大面积净值回撤,不少产品“破净”,引发广泛关注。第三方监测数据显示,截至3月24日17时,剔除近6个月无净值的产品后,全市场28543只银行理财产品(包含商业银行和银行理财公司发行的)中,“破净”产品已达2198只,另外还有2102只产品累计单位净值等于1,触及“破净”边缘。


  面对银行理财产品的接连“破净”,部分投资者出现恐慌、不安情绪,甚至开始进行赎回操作。很多投资者不理解,为什么以稳健著称的银行理财产品,也会出现大面积净值回撤?


  事实上,这正反映出,在资管新规正式实施后,银行理财打破刚性兑付正在逐步实现。进入“真净值”时代,理财产品在短期内出现较大净值波动属于正常现象。


  从内部情况来看,伴随着近期本土新冠肺炎疫情的多点散发,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需求收缩、供给冲击、预期转弱三重压力较为明显,部分行业受疫情冲击存在发展不确定性。从外部环境来看,近期国际形势复杂严峻,地缘政治风险上升。俄乌冲突引发全球能源和粮食价格暴涨,大宗商品未来走势存在极大不确定性,对国际金融市场形成扰动。


  内外部多重因素在短时间内的频繁冲击,致使国内市场和投资者信心波动,出现悲观情绪,直接导致国内沪深两市下跌,存在一定的潜在系统性风险。


  3月16日,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专题会议,强调有关部门要积极出台对市场有利的政策、对市场关注的热点问题要及时回应,适时稳定了市场预期,增强了投资者信心。


  在政策层面率先发声后,10余家银行理财公司先后以“致投资者的一封信”等形式,与投资者进行沟通,解释近期理财产品净值波动原因,鼓励投资者理性看待短期波动,坚定信心。


  面对当前的市场环境,理财公司一方面应加强投研能力建设,深化对宏观环境、行业、投资策略的研究,通过专业研判获取市场震荡中的阿尔法收益;另一方面应加强市场分析研判,根据市场形势及时调整权益类资产仓位,进一步提高稳定收益资产占比,防范信用风险、政策风险和流动性风险,做好风险和收益的平衡。


  从长期来看,在银行理财进入全面净值化时代后,如何让投资者打破根深蒂固的保本观念,接受风险自担、盈亏自负的现状,树立长期投资意识,也是银行和理财公司面临的紧要工作。


网站首页     |     关于泰股     |     业务范围     |     社会责任     |     新闻中心     |     在线留言     |     联系我们

版权所有 © 2012-2022  泰股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  备案/许可证编号为:粤ICP备12088656号

添加微信好友,详细了解产品
使用企业微信
“扫一扫”加入群聊
复制成功
添加微信好友,详细了解产品
我知道了